在你的记忆中,对流感的印象是不是还停留在“流感就是普通感冒”、“得了流感扛一扛就好了”?
我们先来了解一组数据:
在1918-1919年的“西班牙大流感”中造成了约5亿人感染,至少5000万人死亡,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。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病毒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平均每年约300万-500万重症病例,29万-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。
你是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对流感的战斗力有误解?!
今天,疾先锋来带大家全面盘点一下流感认知误区。
误区一:流感就是普通感冒,不用太在意?
答:流感,全称为“流行性感冒”,由于其中带有“感冒”两个字,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,对流感掉以轻心。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会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。下表列出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:
误区二:年轻人不会得流感,只有老年小孩容易得流感?
答:流感病毒如同一个不挑对象的“健康刺客”,对所有人群一视同仁,人人皆有感染风险。年轻人整体免疫力相对较强,但在过度疲劳、熬夜、受凉等情况下,免疫力会下降,也容易感染流感病毒。此外,年轻人感染后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身边的人。
误区三:流感不会引起死亡
答:严重的流感会引起死亡。流感高危人群,也就是大于等于65岁的老人、小于5岁的儿童、孕妇、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流感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,如:重症肺炎、心肌炎和心包炎、脑膜炎、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等,对于发热超过3~5日、退热后再次发热,或病程3~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,需要警惕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危险。
误区四:得了流感扛一扛就好了?
答:对于一些身体健康、免疫力较强的人来说,感染流感后如果症状较轻,在保证充分休息、多喝水、饮食合理的情况下,会逐渐恢复健康。但如果症状严重,病情迅速进展,如出现持续高热、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等,应及时就医,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,切不可盲目地“扛一扛”。以免延误病情,引发严重并发症。发病后48小时内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最佳时机。
误区五:家里人得了流感戴好口罩就能防传染?
答:戴口罩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,能减少病毒传播,但并非绝对安全。口罩佩戴不正确或触摸污染物后未洗手就碰口鼻,仍有感染风险。预防流感需多措并举,比如:家里的患者单间居住、患者和家人均科学佩戴口罩、室内定时通风、和患者保持安全社交距离、接种流感疫苗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等。
误区六:打疫苗后还是得了流感,明年不打了?
答: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并非100%。流感病毒容易变异,疫苗所包含的病毒株可能与实际流行的病毒株不完全匹配,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反应不同,所以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流感。但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、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,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,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。而且,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,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,因此,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