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三月,乍暖还寒,天气多变,处于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。为了大家能拥有健康体魄,快乐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赣州疾控提醒:三月要做好流行性感冒、诺如病毒感染、水痘和百日咳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。
一、流行性感冒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、乙型、丙型和丁型,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引起季节性的流行。流感的临床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,患者常突然起病,表现为高热(体温可达39℃甚至更高)、头痛、肌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也可伴有咳嗽、咽痛、流涕、鼻塞等呼吸道症状。部分患者病情严重,可能并发肺炎、呼吸衰竭、感染性休克等,尤其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,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。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比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,被他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;也能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、体液或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。当前,我市流感仍处于流行高峰期,病毒类型为甲型H1N1流感。
防病提示:
1.接种疫苗: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能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
2.注意个人卫生: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;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;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、眼、鼻。
3.环境管理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开窗通风,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—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;定期清洁家具、地板等,保持家居环境整洁。
4.社交防护: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,如必须前往,建议佩戴口罩。
5.增强免疫力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等,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。
6.及时就医: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(发热、咳嗽、咽痛等),应居家休息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;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。
二、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
春季为学校、幼儿园等人群聚集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。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,通常为12—48小时,最长72小时。发病以轻症为主,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。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腹泻居多。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,休息2~3天即可康复,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。
防病提示:
1.注意个人卫生:勤用肥皂和流动水,按照“七步洗手法”揉搓双手至少20秒,尤其是在饭前便后、接触公共物品后。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眼。
2.把好饮食关:饮用水要选择经过消毒处理的安全水源,不喝生水;不吃生冷食物,特别是贝类、牡蛎等海产品,务必彻底煮熟后再食用;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,必要时削皮。
3.做好环境清洁:定期对居住和活动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,重点关注厨房、卫生间、门把手、水龙头等高频接触区域,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。消毒后要保持良好通风。
4.加强个人防护:诺如病毒流行期间,尽量少去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,如必须前往,建议佩戴口罩。减少与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人员的接触,降低感染风险。
5.隔离患病人员:一旦发现有人感染诺如病毒,应立即进行隔离,避免其与他人接触,防止病毒传播。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生活区域要进行严格消毒。
6.及时就医治疗:如果出现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症状,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,多喝水,防止脱水。
三、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。水痘发病较急,前期可能出现低热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1~2天后出现皮疹。皮疹先见于躯干、头部,逐渐延及面部,最后达四肢,呈向心性分布。最初为红色斑疹,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,疱疹基底部有一圈红晕,疱液先透明后混浊,且易破溃,瘙痒感明显。1-2周,疱疹会结痂,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。水痘传染性强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。
防病提示:
1.接种疫苗: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措施。儿童一般在12-15月龄接种第1剂,4-6岁接种第2剂。
2.注意个人卫生:勤洗手,避免用手搔抓皮疹,以防继发感染。保持皮肤清洁,勤换衣物,勤剪指甲。
3.注意通风换气: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降低病毒浓度。
4.避免接触患者:在水痘流行期间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。如果身边有水痘患者,应避免与其密切接触,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干燥为止。
5.增强免疫力:合理饮食,保证充足睡眠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以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四、百日咳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,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,患者和带菌者是唯一传染源,对婴幼儿来说,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共同居住的人员,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,潜伏期一般7—14天,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。
病初很像感冒,非典型病例可能无症状,或仅有轻微咳嗽、有点低热。临床上以阵发性、痉挛性咳嗽、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。病程可长达2~3月,故名百日咳。
防病提示:
1.疫苗接种: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关键,儿童应按免疫程序完成百白破(百日咳、白喉、破伤风)疫苗接种。
2.个人卫生: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;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肘部掩住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。
3.避免接触:在百日咳流行期间,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场所;若家庭成员或周围有人患病,应做好隔离防护。
4.增强抵抗力:保证充足睡眠、均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;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。
5.及时就医:孩子出现咳嗽且逐渐加重,尤其是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时,应及时就医,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